ART AND CULTURE

艺术文化

恢复燕南寄庐记


文:叶玮 
口述:张大根 
摄影:名流摄影工作室


燕南寄庐是一座具有独特风貌的地标建筑。这座老宅的所有房屋都是江南风格的传统建筑,但是,整个院落的布局却完全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造这座宅院的人,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1888—1971)。他是河北高阳人,因此将老家的四合院布局带到了杭州西湖;他原名张英杰,号燕南,就将自己的名号“燕南”刻在了自家的门额上。

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金沙港的燕南寄庐是我祖父盖叫天的故居,自文革被二十七家人强占后历经近四十年,故居已被糟的面目全非,只剩下屋顶,石条门框与院中两棵枣树还是旧物。2003年初,杭州市政府计划实施西湖西进工程,有人向我二叔张二鹏建议,叫我们家向政府打报告,把故居燕南寄庐上交给国家,这样燕南寄庐得以恢复。当时我二叔就把我叫去杭州商量,因我祖父生有三子一女,我父亲张翼鹏是长子,与我三叔小盖叫天都已去世,我姑姑还健在。四房到我们这一辈,人就更多了,加上我们的子女将近几十号人,要统一思想不是件易事。但时间紧,得马上向杭州市政府打报告。为此,我二叔与我商量决定先打报告,将燕南寄庐上交给国家,然后,再去各家疏通。由于平时我祖父的家教有方,我去各家疏通并不太难,各家都能晓之以理,维护家族的荣誉从大处想。我想这就是盖派把美好的树立起来,这是大艺术。

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来我家燕南寄庐时,见我家的陈设艺术性很强,是个艺术家庭,就跟我祖父谈及今后可让大家来参观,所以我们在报告中也提出,恢复燕南寄庐要按原貌,不能作为娱乐场所进行营业,还是按我祖父生前生活的故居欢迎大家参观。杭州园林负责修建,基本上按照我们的要求修复燕南寄庐,我们无偿的把祖父遗物悉数归于故居,并提供戏服、道具、相片、绘画等珍贵物件充实故居内容,让燕南寄庐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虽然故居修复一新,但是妙在有这些祖父遗物还有院中二棵枣树还是旧物,经过近四十年之沧桑,二棵枣树从四十年前的直杆已经修炼成二条盘龙似的盘旋在当年我们练功的院落上,把四周新修的迴廊粉壁带的古气了,整个院落显得祥和宁静,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五十年前坐在百忍堂的厅房内听爷爷讲舞台是个扇子面,无论唱,做,念,打都要把最美的亮给观众,为此必须行动坐卧别离这个,这个是什么?是艺术,是真善美的艺术。爷爷既是为此活到老,学到老,形成了盖派艺术,我想人生也是这样,多做好事,多向社会奉献。

多少年过去了,院中的树木都长成气候了,前厅的粉墙上爬满了爬山虎,翠绿欲滴。园林局的领导对我们说,多少年来故居参观者络续不绝,还接待了来自中央与地方的好些领导,参观后都认为这是各地名人故居中保存最好的,内容最丰富的一处,为此园林局领导也感谢我们家族无私奉献,这样也给西湖增添一处新景点。
至此,我爷爷的一生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编者后记:
此次随张大根老先生故居一行,感慨颇深。盖叫天一生铮铮铁骨——“宁肯砸在地上,不肯砸在台上”,始终是个持刀挺立的英雄形象。无论品局,还是骨气,可称之为“壮烈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在平时事无巨细都得熔铸进这种精神,日长月久,化成血肉。

在张大根老先生对往事的追溯中,我看到一个历经人生风雨,深谙世故,却不世故,心智通明的智者。在故居的百忍堂中张老的几幅作品,笔墨挥洒间,可以看见一位骨气端翔、胸怀旷逸的老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