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专题

The sense of ritual makes this moment different from another

仪式感,让这一刻不同于另一刻


编辑:Mao
图片来源:Pexels


你下午四点来
那么从三点起
我就开始感到幸福
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到了四点的时候
我就会坐立不安
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仪式感是什么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像极了一场未雨绸缪的“小确幸”计划,把枯燥的等待,变成期待的心跳。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正常的身心都需要仪式感,它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这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是一种精神上的礼仪。一旦完成了充满仪式感的“动作”,内心潜在的提示便能让自我的状态发生变化。

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赫本饰演的霍莉很喜欢蒂凡尼。每个清晨,她都要穿着漂亮的晚礼服,站在蒂凡尼的橱窗前,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橱窗里心爱的蒂凡尼。穿着最优雅的衣服,精心打扮,去见最喜欢的东西,站在窗前的霍莉,从脸上的嘴角到整个人的身姿,都散发着心满意足的光芒。每一顿早餐,都宛若盛宴。这是霍莉不同于他人的早晨,不同于他人的每天。


仪式,是人生过渡的修行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研究者从网上招募一些志愿者,要他们回忆一些痛苦的事,比如分手,或是爱人死亡的经历。然后,让其中一部分人在回忆这些悲伤的经历后,回忆自己还进行过什么相关仪式感的行为,如参加葬礼、故地重游、为离去的人打包整理旧物等,而另一部分人,则不回忆过去的仪式行为。

后来的问卷报告中显示,那些回忆了仪式的人,比起没有回忆的,感觉到了更强的控制感和安慰感,进而降低了他们的悲伤程度。这是仪式感的一种过渡意义。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在其《过渡礼仪》一书中,提到“仪式”的根本目标是使个体能够从一系列阶段间顺利过渡。

它将一种旧的状态得以打包整理,引发新的状态重燃升起,让人勇敢的走进人生的每个阶段。

在英国,小学入学第一天是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学校会要求孩子一定要身穿校服,拿好上学的书包,认认真真在家门口拍张照片记录。德国人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多了一个大铅笔筒,放满铅笔、橡皮、削笔刀这些文化用品。每个开学季,社交网络上都会被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照片刷屏。这个小小的拍照仪式,是为了告诉孩子们,从这一刻开始,你就不再是幼稚园那个不懂事的小朋友了,你要学会独立,你要开始人生的新阶段了。对于中国的孩子们,每一次从幼升小,小学升中学,中学到大学,也有毕业照这样的仪式来见证一段段成长。而成年人拥有着更多这样的时刻,来承前启后,迎接生活的不同阶段。


仪式感是生活的艺术

《唐顿庄园》里有句话,“你厌倦了生活中的格调,就是厌倦了生活本身。”

生活的仪式是内心与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它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醒我们关注和留意日常中的趣味与美好。

在快节奏的世界里,人们很容易在柴米油盐和两点一线的仓促忙碌间,把诗与远方丢给形式主义,认为眼前的苟且都顾之不及,哪还有时间、精力和资本去讲究什么情怀和仪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序的、混乱的、无规则的世界里。生活本身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你若了然无趣,敷衍了事,又怎么能发现它藏于转角的细小乐趣。

那些在动荡和艰苦里,依旧保留仪式感的人,能在黑暗中点亮幸福的微光,将生活过得诗情画意。

有次,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回忆父母时,说过的一个细节。抗战逃难的时候,她的父母和很多大学者一样逃到了西南。那里缺衣少食,没有地方住,她的父母便自己动手盖了一间朴素的房子。为了不让她们被窘迫的生活困扰,母亲林徽因带着她们去村头,亲手挖了泥巴,烧制了陶罐。林徽因把它们摆在屋子里,折了几支野花插进去。梁再冰回味地说道,那个瞬间,让她觉得整个家都亮了。

古人云“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有时候仪式感无需多么高雅,花费大摞金钱才能办到,需要的只是你对生活的一点点用心。就像品茗、行酒、观山、玩水、看云、鉴石、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用对生活每个细小的尊重,也能艺术地化解漫长人生里的纷繁苦涩。

“你给与生活的所有仪式感,都将化为美好还给你。”最后,时常这样提醒自己,磨亮心中能创造幸福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