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IMPRESSION

品牌印象

Beetle has gone, but the feelings still there

逝去的甲壳虫,逝不去的情怀


文:Vivian


有这么一款德系车,长相“萌气”十足,在大众汽车历史上担任着非常重要角色,风靡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荧幕里,祖辈在黑白电影里迷上了甲壳虫,儿子辈在《疯狂金龟车》、《变形金刚》里知道了甲壳虫,孙子辈则是在《小猪佩奇》里认识了甲壳虫。上世纪甲壳虫最火的时候,几乎是无处不在,出现在披头士乐队《ABBEY ROAD》的封面里,出现在《龙珠》、《名侦探柯南》的漫画里,甚至为了迎合嬉皮士文化潮流,美国电影还出现了专门为甲壳虫汽车拍摄的电影《THE LOVE BUG》。
 

在130多年的汽车工业历史中,82岁的甲壳虫不仅是寿命最长的品牌,也是迄今为止保持单一车型销量最多的品牌。它见证了全球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过程,也见证了无数甲壳虫迷人生中或高兴或失落的意义时刻。


与众不同的甲壳虫

甲壳虫的雏形最早来自希特勒的“国民轿车(People's Car)”计划,要求是:可以载两个成人三个儿童以及随身行李、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售价不超过1000马克。摆在面前有两个问题:一是这款车的设计方案;二是这款车该怎么生产。有关设计问题,希特勒身边几乎所有的顾问都推荐了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

1933年秋天,希特勒将费迪南德召唤到柏林,并尽情讨论了“国民轿车”的问题。据说,希特勒当时亲笔画了11张草图,其中有一张和“甲壳虫”非常相近。经过这次会面,“国民轿车”的设计就全权委托给了保时捷。

费迪南德·保时捷于1934年出色地完成了“甲壳虫”雏形的设计。为了批量生产第一代“甲壳虫”,1938年,大众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可以说,如果没有“甲壳虫”,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大众!

1936年10月12日首款甲壳虫汽车正式面世,1938年甲壳虫参展柏林汽车博览会,同年,第一辆甲壳虫在大众汽车的沃尔夫斯堡工厂下线,当时的名字是KDF wagen(力量贯穿快乐的汽车)。在《纽约时报杂志》上,有评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于是便有了“甲壳虫”的外号(1967年8月,大众汽车才正式在市场上使用这个名字)。

不过在当时,大众还没来得及生产太多面向普通家庭的“甲壳虫”,就因为二战的爆发,将所有的甲壳虫生产线转为生产吉普车和水陆两用军车。再后来因德国战败,英国接管了甲壳虫生产线,一直到1949年,其才重新回到德国的怀抱。随即,“甲壳虫”开始了真正征服世界之旅。

第一代甲壳虫采用了后置式后轮驱动,省去车底沉重的传动轴,并空出车头较大的空间放置行李箱。风冷四缸发动机,确保了最佳的发动机工作温度和较长的发动机寿命,并在前发动机罩下方和后排座椅后方提供行李存储。

第一代甲壳虫简直是现代水陆两栖汽车的鼻祖,当时甲壳虫的底盘是密封式的,掉入水里并不会立即下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能当船只使用。同时也是最长寿的一代甲壳虫车型,经过不断改款和新技术的加入,一直生产到2003年。2003年,编号为21529464(同与生产数量)的最后一辆第一代甲壳虫汽车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线,随即这台车便运往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城作为永久收藏,这也是全球最后一台老甲壳虫。

二战后,欧洲经济百废待兴,甲壳虫的经济耐用性正好适应了这种形势,立刻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车种。1960-1980年是甲壳虫销量的黄金20年,无论大街小巷还是电影电视,目之所及皆是甲壳虫的身影。期间,加上嬉皮士文化对甲壳虫大力推崇,使其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载体。鼎盛时期,美国的销量占甲壳虫产量的三分之一,在1972 年更是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单款车型。

在甲壳虫研发过程中,工程师相当注意汽车本身的制造水准和售后维修问题,所以甲壳虫拥有相当坚实的车体结构和底盘发动机,这是它能成为长寿车的原因之一。


新探索,复古未来派

在1994年的北美国际车展上,大众以ConceptOne的名义推出了第二代甲壳虫的概念车。而1998年,甲壳虫也以NewBeetle新甲壳虫的名义重新与大家见面。凭借圆润的前后对称设计,第二代车型一举开创了“复古未来派”的设计风潮,成为时尚界的宠儿。

第二代甲壳虫放弃了第一代老甲壳虫车型后置后驱的布局,改用前置前驱,基于大众高尔夫的PQ35平台打造。安全配置也新添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侧安全气囊等,在舒适配置上,则配备了空调、AM/FM收录机/音响系统、电动反光镜等,整车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

2003年,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敞篷版的甲壳虫立即被不少虫迷追逐收藏。

2003年之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成长,甲壳虫叩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在欧美市场销量直线下滑之际,中国开始以进口的方式大量“消化”来自墨西哥和巴西的第二代甲壳虫。


21世纪新甲壳虫

2011年,第三代甲壳虫车型首发亮相,被称为“21世纪的甲壳虫”。它一改前代圆润可爱的造型,赋予了更加现代与动感的设计——更加修长的发动机罩,更平直的车顶与溜背营造出略显前冲的楔形车身,车尾增加尾翼,更加充满力量感。

根据销量数据显示,2016年甲壳虫全球销量为25127辆,这一年也是这一代甲壳虫从大部分市场上逐渐退市的第一年。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等主流市场的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一辆SUV轿车。

比起单纯的某一个时间点销量过低更可怕的,是甲壳虫车型销量的降幅,2014年,甲壳虫在全球的的销量9.1万,2015年的销量6.4万,到了2016年仅仅2.0万,同比减少实在吓人,这让甲壳虫的销量成为大众汽车中销量最低的车型。

2019年7月10日,被誉为车界“活化石”的甲壳虫,伴随着大众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墨西哥工厂驶下生产线。大众墨西哥首席执行官Steffen reiche说到:“我们有些悲伤,但更多的是骄傲。”

危机一直在,但未被正视
甲壳虫的危机早在1970年就已冒出苗头,当时本田、丰田、日产推出的经济省油小轿车,使甲壳虫的销量受到影响,欧洲菲亚特和MINI也在挤占甲壳虫的市场份额。当时甲壳虫正处于辉煌中,并未正视这类问题。

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甲壳虫衰落埋下伏笔,为了适应油价暴涨和人们出行习惯的变化,大众推出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的高尔夫。甲壳虫的优势逐渐被高尔夫取代,到2002年高尔夫的产量超越甲壳虫,跃居世界第一。

此后数十年,甲壳虫虽然进行了两轮升级迭代,但始终摆脱不了高尔夫的影子,论价格比不上捷达、桑塔纳、宝来等,论性能比不上高尔夫、CC等,甚至连一成不变的外观也成为劣势。

“甲壳虫”的停产,虽是一个时代的终止,却又何尝不是在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呢?